:::

  兒心的故事

兒心的故事  育儒

兒心的故事 育儒

診間的簽書會
一位多年前由呂鴻基教授治癒的心臟病患者,帶著教授的新書來到診間,像個小粉絲一樣,來找這位資深教授為新書簽名並親手遞上一張滿懷感恩的卡片。過程中她不禁落淚,感動於這位高齡87歲依舊照常看診的長者,究竟是懷著什麼樣的信念,才能數十年來努力做著同一件事而從不間斷?

More
愛心無界限,關懷零距離

愛心無界限,關懷零距離

蕾蕾是個靦覥可愛的小女孩,十月中由三位親友陪同由亞東醫院轉診至台大兒童醫院尋求心室中隔缺損的心導管修補治療。在門診經王醫師簡要的檢查和問診中得知,她們是遠從緬甸來台就醫,因10月底簽證即將到期,且是自費醫療,因此王醫師特別囑付儘快安排治療,並交待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給予醫療費用的協助。
蕾蕾和其家人是緬甸藉的華人,據其媽媽告知平日蕾蕾常會說心臟痛、胸部不舒服、心跳很快,若有感冒總是會拖上好一陣子。因在緬甸就醫不方便,且無專業的醫師可看診,只知其有心雜音,但不知是什麼診斷、也無法治療,孩子的狀況常令媽媽心疼憂慮卻束手無策。適巧外婆的好朋友在台灣的國際顧問公司工作,專辦緬甸華僑來台灣的自費團體健檢,在緬甸與台灣無邦交的情況下,這是來台就醫的唯一方法,逐於外婆的資助成行。

More
關懷日誌

關懷日誌

楊小妹妹為31週出生的早產兒,合併多重異常,經診斷為開放性動脈導管、心房中膈缺損合併肺高壓,而在出生後就做了心房中膈缺損手術。病童的父親從事水電工作,因還需要照顧1個就讀幼稚園的女兒,母親只能偶爾打零工貼補家用。父親陪同病童從南部北上就醫,也因此無法工作而中斷了家庭原有的收入,主治醫師瞭解病患的家庭困境後主動通知基金會,補助急難關懷金三萬元。

More
兒心的故事  小紜

兒心的故事 小紜

一次心導管手術,可以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小紜出生時,因醫師聽診出心雜音,進而發現有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心房中膈缺損與其他先天性心臟病比起來,當然是相對單純的問題,但若缺損較大又沒有定期追蹤,仍然會嚴重影響心臟功能,不能等閒視之。小紜出生後雖然定期在門診追蹤,但一歲以後漸漸出現活動耐力不佳以及呼吸喘、易咳嗽等症狀,原本要安排心導管手術治療,礙於體重不足而延後治療時間。在這段期間,小紜因食慾不好體重不容易增加,而且常常臉色發白,讓媽媽非常擔心。後來轉至王主科醫師門診,經過醫療團隊仔細評估及擬定治療計畫,體重終於到位,團隊立刻為小紜安排心導管手術,並成功以關閉器封堵缺損處,讓心臟功能不再惡化。身上只留下一道小小的傷口,3天後就出院回家休息。
現在,小紜7歲了。他追隨著哥哥的步伐,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每周固定找教練報到,努力想要成為一個競速溜冰選手。享受溜冰帶來的的速度感,是她最大的動力。誰說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不能當運動選手?當然前提是要先好好接受治療!
最近,小紜得到青年盃溜冰錦標賽第三名,很難與她當年瘦小、臉色發白、一活動就不舒服的樣子聯想在一起。她特地帶著獎狀到門診給看著她長大的王主科醫師看。王醫師的笑容裡,藏著醫療團隊最深刻的感動。沒有什麼比看著治療後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更讓人有成就感!

More
兒心的故事 瑞成

兒心的故事 瑞成

瑞成走進診間時,熟悉的遞出健保卡給護理師,並坐在診療椅上微笑著跟醫師打招呼,彷彿這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生活。不同的是,他顯露出陽光般的笑容,讓人很自然跟他聊起天來。
他是專業攝影師及3D繪圖師,早期常跑中國、德國,後來身體狀況比較不好,才固定留在台灣,現在有較多時間陪伴才三歲大的孩子。他開朗活潑的外表,讓人不容易一眼就發現,他其實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他笑笑地說,我的心臟功能不好,血壓平時就80-90,常常坐起來時或吃完飯後頭非常暈,但躺一下就好了,今天早上我的電擊器突然”唱起歌”來,所以馬上決定來醫院檢查一下,然後我就在這裡了!態度輕鬆的模樣,好像說著別人的故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