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臟病治療

治療後的先天性心臟病患為什麼要注意心電圖的變化?

治療後的先天性心臟病患為什麼要注意心電圖的變化?

開心手術與心導管介入性治療的技術日益進步,多數先天性心臟病童經過矯正治療後,都能恢復正常生活並且健康長大,大部分病患仍建議持續門診追蹤,許多病患會有疑問,我已經治療成功,為什麼還需要回醫院追蹤甚至做檢查?其實追蹤返診的頻率與需要接受的檢查項目,與先天性心臟病類型、治療年齡、矯正治療術式等因素息息相關,而除了心臟超音波之外,先天性心臟病患常見的檢查項目還包括心電圖,提醒病患應配合醫師的安排接受追蹤檢查,才能提早發現心律不整的問題!

More
心臟電腦斷層vs心臟磁振造影 差別在哪裡?

心臟電腦斷層vs心臟磁振造影 差別在哪裡?

隨著科技的進步,影像分析的精準度也越來越高,對於先天性心臟病患不管在手術前評估或手術後追蹤,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數據,雖然心臟超音波具有不具侵入性且可以快速提供心臟結構及血流分析的優點,但如果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影像資料,例如各腔室與血管的走向及影像空間分析,以及血管外的其他鄰近構造如氣管等,就必須依靠心臟電腦斷層或心臟磁振造影來提供進一步的數據,這兩種檢查各有優缺點,臨床上一般會依年齡、診斷、治療階段、治療目標等因素來判斷。

More
小兒心律不整治療新進展

小兒心律不整治療新進展

什麼是心律不整?
正常的心臟分為四個房間,包括右邊及左邊的心房與心室,左邊的心室將血打到主動脈,右邊的心室則將血打到肺動脈,心房與心室間的跳動之所以能夠維持規則與協調,是因為心臟中有傳導系統(俗稱電線),有一個節律點稱為竇房結,這個地方會規則發出電氣訊號,接著傳到房室結,再傳到整個心室,這樣心室就可以同步收縮,讓心臟很規則地維持心房與心室的跳動,將血打到主動脈及肺動脈,完成完整的心臟跳動過程。當沒有按照這個順序維持心臟跳動,就可以稱為心律不整。

More
兒童心臟病治療之新進展

兒童心臟病治療之新進展

兒童心臟病的治療在這幾年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有很大的進展,在歐美國家,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成果卓越,技術領先亞洲國家許多,而台灣特別是在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有多項創新性治療,領先亞洲與世界最頂尖的成就。除了醫療團隊的努力以外,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是最大的推動者。

More
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與預後

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與預後

先天性心臟病的特性
先天性心臟病的疾病種類及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即便是相同診斷病名,臨床表現也會依缺損大小、部位、型態而不同。

先天性心臟病的修補原則
目標為重建一個功能良好的雙心室循環回復正常生活。如果只有一個心室,重建雙心室循環有困難者,則建立單一心室循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