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臟病患心理健康問題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由於治療技術不斷進步,95%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可以存活至成年,不過大部分病患在治療後都要長期追蹤,有些病患需要特別注意長期合併症的發生,而且在生命週期可能會面對重大的醫療挑戰,包括住院、手術和心臟相關症狀,例如心律不整問題和容易疲倦等,並且有較高的風險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情緒、社交和行為問題,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不確定感、焦慮、憂鬱甚至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以及應對壓力的方式,需要學著理解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並積極尋求協助,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一、先天性心臟病患與創傷後壓力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必須適應持續回診檢查、反覆住院和疾病不確定感的生活方式,這些治療或疾病相關因素,都有可能對於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包括創傷後壓力症狀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PTSSs),是指創傷事件後可能出現的壓力相關症狀,包括暴露在某些事件時,發生重回到過去情境的現象(Flashbacks)、迴避與創傷相關的想法與感受、情緒麻木、負面情緒、難以保持專注、過度警覺等, 2023年一篇探討先天性心臟病患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橫斷性研究,共納入234位先天性心臟病患,發現與一般族群相比,先天性心臟病患創傷後壓力程度明顯偏高,研究結果進一步指出,創傷後壓力症狀與憂鬱、焦慮之間有顯著相關,都會對於心臟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可能會導致失去自我控制感以及疾病管理的不足,並且發展成慢性創傷後症候群(chronic PTSD)的風險也會增加。

二、先天性心臟病患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因子

嬰幼兒期

1.住院期間與主要照顧者分離,無法順利發展依附關係

2.手術與住院期間處於於陌生的醫療環境以及面對導致疼痛感的治療

3.因治療而被剝奪遊戲及正常上課時間

4.合併有神經發展問題

青少年期

1.因住院而造成學習中斷

2.缺乏培養獨立的機會

3.因外觀與別人不同而受身體心像困擾,例如手術疤痕、發紺等。

4.因為疾病而受到家人、朋友或師長差別對待,覺得自己無法跟別人一樣。

5.出現新的身體症狀

成人期

1.因住院而影響工作與社交生活

2.因治療而引發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3.經濟與工作發生問題

3.身體和認知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4.出現新的身體症狀或症狀惡化

三、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保持生活的規律性,包括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及維持健康飲食以及規律運動。

2.在下班或課餘時間安排讓自己可以放鬆的活動,例如運動、與朋友聚會。

3.強化自己的優勢與能力,努力發揮所長。

4.在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管理自己的健康,建立醫療知識和照護協調能力。

5..當感到擔心害怕時,與家人、朋友或醫護團隊討論,當心理問題無法緩解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

6.參加先天性心臟病相關的團體活動,藉由分享與互相陪伴,找到歸屬感。

參考資料/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nd Interven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ost-Traumatic Distress in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 Under-Recognized Complic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