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孩子死亡 家長如何走過哀傷?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孩子代表著希望與未來,在醫療發達的現代,即便有先天性心臟缺損的孩子,也大多能夠經過修補與矯正,而繼續長大成人,但是再進步的醫療也有極限,生命再燦爛也有無常的時候,當治療無法成功,要如何面對失去孩子的沉重哀傷?相信沒有一位家長準備好要面對孩子的死亡,在死亡面前我們都顯得渺小與無助,走過哀傷讓生死兩相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卻是重症病童父母與親人必須學習的重要功課。當那一天到來,希望我們不要糾結孩子是如何逝去,而是好好記得他們曾經如何美好地活著!

哀傷會有哪些症狀?

悲傷的情緒和身體症狀通常是哀傷過程中最明顯的部分,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但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一、哭泣、悲傷和憤怒是處理死亡時常見的情緒,學者Kubler-Ross提出哀傷有個五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不同階段可能會重覆出現:

1.否認(Denial ):在面對至親走向死亡的初期發生,抗拒接受發生的事實

2.憤怒(Anger):因為失去至親而產生強烈的憤怒情緒

3.討價還價(Bargaining):試著透過討價還價挽回

4.沮喪(Depression):認知到至親已離開,再也無法回來

5.接受(Acceptance):接受至親離開的事實

二、另外失眠、食慾不振、自殺意念也是可能出現的症狀,這些強烈的悲傷情緒和身體症狀可能在至親逝去後僅持續一周,也可能持續數個月或數年。當悲傷與痛苦的情緒嚴重且持續超過一年,可能會發展為複雜性悲傷(complicated grief)而無法恢復原本的正常生活。

注意手足和同伴也同樣面對哀傷

兒童死亡對手足的影響同樣很重要,當兄弟姐妹離世時,許多孩子會產生強烈的內疚和自責的感覺,較年幼的孩子甚至可能擔心自己也會死去,帶著孩子探視與參加宗教文化儀式及葬禮,有助於減輕內疚感與心理負擔,並且需要持續陪伴和情緒支持,來協助他們度過哀傷的過程。

如何走過哀傷

有哀傷的情緒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很深,每一種情緒都有其意義,重要的是要了解哀傷是一種正常的反應,透過哀傷的管理,才能夠讓生活回到常軌,你可以這樣做:

1.不要害怕討論死亡

與親近的朋友或同事談論至親的離世,可以幫助自己整理事情發生的過程,以及讓自己的情緒被了解,相反的,迴避會帶來孤立感,並且會破壞支持系統的康復過程。

2. 接受自己的感受

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變化,包括悲傷、憤怒甚至疲憊感,要了解這些感覺都是正常的,如果對這些情緒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諮詢專業心理師或其他可以幫助自己應對情緒並找到重回正軌的心理健康專家可能會有所幫助。

3. 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悲傷的過程會對一個人的身體造成傷害,吃健康的食物、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自己與家人維持身心健康。

4. 幫助別人

不論是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還是傾聽別人的故事,或是捐款給慈善單位,透過幫助其他人,可以讓自己感覺更好。有些家長會透過幫助其他病童,感覺把對自己孩子的愛延續下去,也因此而療癒了自己。

5. 為孩子定一個紀念日

雖然面對失去親人的紀念日對自己或朋友和家人來說,可能是一段艱難的時光,但也是懷念已逝至親的最好時刻,可以一起回想過去的美好回憶,或透過聚會、舉辦活動等儀式來表達思念。

6. 適時尋求支持團體和專業協助

持續的憤怒以及內疚和自責的情緒,可能對家庭和婚姻造成傷害,甚至發展為複雜性悲傷,當負面情緒無法化解時,適時尋求支持團體和專業協助,可能會使哀傷的過程更容易管理與度過,雖然任何支持團體都無法立即使哀傷結束,卻可以幫助了解自己的情緒與失落感,進而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參考資料/

Grief and Bereavement: When a Child Dies/Stanford Medicine

https://www.stanfordchildrens.org/en/topic/default?id=grief-and-bereavement-90-P03048

complicated grief/ Mayo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mplicated-grief/symptoms-causes/syc-20360374

Grief: Coping with the loss of your loved one/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www.apa.org/topics/families/grief

面對死亡恐懼,我們是否可能微笑迎上?/獨立評論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66/article/1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