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病2022新知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川崎病基本介紹

川崎病簡單來說是一種感冒後的血管發炎,所以全身有血管的部位會產生變化,包括嘴唇、手腳、眼睛等,不過最需要注意的是位於心臟的冠狀動脈也會造成發炎,如果發炎比較厲害,會造成血管鼓起來,形成血管瘤,是最常見的兒童後天性心臟病,在台灣每年大約有600-700位新個案發生,90%發生於5歲以下幼兒,台灣發生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與韓國,免疫球蛋白是很重要的治療藥物,可以讓這些孩子的冠狀動脈受影響的比例從四分之一(25%)降到4%,但免疫球蛋白也不是萬靈丹,每十個孩子就有一個孩子(10%)對第一輪的治療反應不好。

為什麼會得川崎病?

川崎病的發病原因與病原體、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及病人本身的遺傳體質有關(圖一),美國西北大學羅莉教授 (Dr. Rowley)把川崎病病童的氣管內皮做切片,分析纖毛內皮細胞,發現有病毒的片段,所以她認為川崎病致病原因應該是一種病原體,至於是何種病原體?目前仍在研究中,而瑞典的醫師分析1774位川崎症病童,同時取17740位對照組,把兩者的健康資料做比較,發現前30天有感染者,會增加罹患川崎病的機會,且病毒或細菌皆可引起川崎病,此研究顯示不只一種感染,有可能是數種感染一起影響川崎病的發生。另外也有大陸、日本的學者發現川崎病病童的腸道微菌叢(Microbiome)在感染時有異常增生的現象。

(圖一)

那些病人真的是得了川崎病?哪些不是?怎麼區分?

在台灣或日本以外的國家,發燒持續五天是診斷的必備要件,而在日本,發燒則僅是主要症狀中的其中一個要件,不需要發燒持續五天,就可以確定診斷,開始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因此臨床上觀察到日本罹患川崎症病童發生冠狀動脈問題的比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圖二),而反觀台灣,川崎症的發生率是日本的三分之一,每年發生的病例較少,且90%對免疫球蛋白的治療有反應,所以台灣沒有跟進日本,目前仍維持原本的診斷及治療標準。目前歐美正研發以白血球的生物標記來輔助辨識川崎病,未來可能在臨床運用。

(圖二)

免疫球蛋白打不下來的川崎病(頑固型川崎病)

定義為川崎病患者接受第一輪免疫球蛋白後36小時仍無法退燒者,根據2017年美國心臟學會川崎病治療指引(表一)共有六種治療方式,其中包括五種藥物,台灣團隊的研究比較了52位單用免疫球蛋白與另52位使用免疫球蛋白加上類固醇的頑固型川崎病童,發現使用免疫球蛋白加上類固醇者,退燒的比例較高,不過發生冠狀動脈瘤的差異則未達統計上意義。同時期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分校 Burns 醫師的團隊也有類似的研究設計,不過比較的是另一個生物製劑(類克),也發現類似的研究結果。結論是,目前的研究發現類固醇和生物製劑都只能有效降低再發燒的比例,對冠狀動脈的保護效果則需要再進一步研究。

(表一)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新冠肺炎對各國川崎病的影響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在義大利發現川崎病病人數增加,在日本發現川崎病病人數減少,台灣則未觀察到顯著差異。在2020年發現有一些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後,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病,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黏膜發紅、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這種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與川崎症較大的區別是通常腸胃症狀較明顯;發生年齡也較大;西班牙裔族群發生率較高;住院治療需要使用強心劑的機會也較高,冠狀動脈在急性期會輕微擴大,急性期之後會恢復正常,治療還是以免疫球蛋白併用類固醇為主,可以讓心臟功能不佳以及反覆或持續發燒的比例下降。

有川崎病史的孩子長大進入學校之後會遇到的問題

川崎病對冠狀動脈的影響程度可以分為五級,沒有造成影響為第一級(50-60%),僅有輕微擴張為第二級(20-30%),產生小型動脈瘤為第三級(10%),這些病童佔所有病童的九成,通常在學校不須限制活動,也可參加運動會,真正需要評估活動限制的是產生中型動脈瘤的第四級(3-4%)以及大型動脈瘤的第五級(1%)。

長期追蹤的必要性

輕度的冠狀動脈問題經過心臟超音波的長期追蹤,通常呈現正常的數值,但經過光學電腦斷層的檢查,會發現仍會看到冠狀動脈增生的狀況,仍建議長期追蹤。

 

結論與新知分享

1.可能同時有好幾種感染貢獻川崎病的發生

2.血中某些白血球的反應未來可能可以協助川崎病的診斷

3.類固醇和生物製劑可以有效降低頑固型川崎病再發燒的比例,但心臟保護的比例沒有明顯降低

4.台灣2020年川崎病人數和2019年類似,並沒有明顯增加

5.第一到三級川崎病病童毋須限制活動,運動會也可參加

6.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與川崎病臨床容易混淆,需仔細區分

7.病因學新方法發展可以看到感染、種族、環境不同會有影響,近年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提供不一樣的研究視野

8.藥物的發展需要有動物實驗的基礎研究,不同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藥物使用,需要大量的試驗者和隨機對照試驗才有可信度,因此這些藥物能否使用仍待未來努力

9.冠狀動脈長期追蹤除了心臟超音波與心導管之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正子攝影、光學同調電腦斷層掃描在未來都可能成為新的追蹤工具

資料來源/

台大兒童醫院 林銘泰教授,彰化基督教醫院 吳焜烺醫師 直播演講內容

整理/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王美慧輔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