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護牙必知五大關鍵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口腔健康是兒童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齲齒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衛福部委託家庭牙醫學會進行的 6-18 歲學童口腔健康調查發現,全台齲齒率雖然已經下降,但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目標相比,仍有進步的空間。齲齒除了會引起疼痛、發炎之外,還會影響孩子的咀嚼能力及發音,甚至因外觀受影響而導致自信心低落,千萬不要小看齲齒帶來的影響。

齲齒是如何發生的?

牙齒表面的牙釉質(tooth enamel)會不斷地進行脫礦化 (Demineralization)與再礦化(Remineralization)反應,當這個動態過程失去平衡,使脫礦化反應的速率大於再礦化的時候,就容易造成齲齒。牙齒表面的口腔微生物被稱為牙菌斑(dental plaque),其中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最常與齲齒相關,這些細菌具有使醣類發酵、產生酸性物質和降低口腔酸鹼值的能力,導致牙釉質發生脫礦現象,進而發生齲齒。這些因素通常可以經由良好口腔衛生習慣來加以控制。

齲齒該如何預防?

一、唾液比你想的重要!

唾液是緩衝口腔酸性環境;並使牙齒脫礦、再礦化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唾液還可以沖洗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並提供富含鈣和磷的環境來幫助牙齒再礦化。當口腔唾液分泌受阻(例如疾病因素)或是使用某些藥物(例如抗組胺藥物)時,就會使唾液的緩衝作用受到影響,若平時有口腔乾燥現象,可以每天多次小口喝水,來維持口腔濕潤。

二、氟化物

另一個可以影響脫礦和再礦化平衡的重要因素是氟化物,氟化物對齲齒平衡有三個關鍵影響:(一)抑制牙齒表面的脫礦現象(二)增強再礦化,使牙齒表面更耐酸(三)抑制細菌酶,氟化物可以透過含氟牙膏、漱口水、氟錠等方式局部使用。含氟牙膏在3歲以下可以使用1個米粒大小,3歲以上則使用1個豆子大小的量,也建議照顧者協助和監督兒童刷牙,直到孩子可以自己正確潔牙為止,通常在10歲左右。

三、限制含糖食物

糖是齲齒發生的關鍵危險因子,如果頻繁攝取含糖食物,並且長時間留在口腔中,則齲齒的風險最高,例如持續使用奶瓶、含著奶瓶睡覺、經常在兩餐之間吃含糖粘性食物(例如葡萄乾,餅乾和軟糖等),頻繁服用含糖藥水也會增加風險。建議限制含糖食物的攝取量和頻率,以及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及果汁,進食後與服用含糖藥水後確實潔牙,如果沒有辦法在每次進食後潔牙,至少要在早餐後及睡前各一次,以降低齲齒風險。

四、主要照顧者也要維護口腔健康

齲齒的病史是齲齒發生最重要且最具預測性的危險因子,因為引發齲齒的因子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繼續存在,所以一旦曾發生齲齒,就要注意有再發生的風險。另外,早期接觸轉糖鏈球菌也是兒童早期發生齲齒和未來發生齲齒的危險因子,目前已有明確證據發現,主要照顧者是幼兒早期接觸轉糖鏈球菌的主要來源(例如共用餐具),所以主要照顧者注意口腔衛生,也可以降低幼兒齲齒發生的機會,建議在懷孕期間就加強牙齒照護。

五、長牙後定期到牙科接受牙齒保健評估與檢查

口腔健康的決定因素非常多元,除了遺傳和生物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健康行為,需要家長從小協助養成好習慣,並且定期接受口腔檢查,才能保有良好的口腔健康!

參考資料/

David M. Krol, Kaitlin Whelan, THE SECTION ON ORAL HEALTH;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Oral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 Pediatrics January 2023; 151 (1): e2022060417. 10.1542/peds.2022-0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