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起面對新挑戰-談COVID-19對小兒心臟的影響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疫情千變萬化,去年8月到現在有很大的改變,今年以來兒童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新冠肺炎感染會對兒童心臟會帶來哪些影響?簡單為大家介紹:

一、小兒新冠肺炎對心臟影響

新冠病毒進入人體,需要經過ACE受體,此受體多存在於血管內皮中,所以病毒入侵之後常常對血管產生影響,甚至造成血栓、血管發炎等狀況,大人可能會引起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問題,小兒則較常見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瘤等狀況,ACE受體除了存在於血管之外,也有部分存在心臟,所以新冠病毒也有機會侵犯心臟,造成心肌炎或心包膜炎,這些狀況都有可能導致心臟功能受到影響,甚至發生心律不整的情形,幸好絕大部分仍以肺部影響為主,心臟受影響的機率不高,根據統計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小兒新冠肺炎的心臟表現症狀包括休克、心肌炎、心律不整等,原本有心臟問題者,新冠肺炎症狀常較明顯,但心臟併發症比率仍相當少。

 

小兒新冠肺炎對心臟影響

Circulation 145, Issue 19, 2022; Pages e1037-e1052

 

二、MIS-C對兒童心臟的影響

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是感染COVID後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以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多在確診後2-6週期間發生,有可能發生高燒、全身倦怠、皮膚疹、結膜炎,也有可能出現低血壓、休克或心臟功能受影響的狀況,以及腸胃道症狀包括拉肚子、嘔吐、腹痛甚至闌尾炎,另外還可能發生凝血功能異常的現象,當以上症狀出現兩種以上,加上持續發燒超過3天,就稱為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是病毒感染後,身體為了對抗病毒而引發的過度發炎反應。根據統計,發生MIS-C者,有50-80%有心臟的影響,這個問題受到大家重視是因為有些孩童會以重症來表現,嚴重者可能會有致死的情形, 還好病童預後大致上皆良好,死亡率約為0.8-1.9%。

三、什麼是心肌炎/心包膜炎?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心包膜組織發炎,常見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也可能與自體免疫反應攻擊心肌細胞有關,例如病毒感染後的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就屬於全身的發炎反應,也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另外一種原因為藥物副作用或過敏反應,例如新冠疫苗注射引起的心肌炎。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當心肌發炎時,會造成心臟肌肉無力,無法將血液順利打出輸送到全身,可能會引發心臟衰竭症狀甚至休克,有些發炎反應還會讓心臟電氣活動變得不穩定,誘發心律不整,會有猝死風險,心包膜炎則會造成心包膜積水,壓迫心臟使得心臟收縮力下降。心肌炎與心包膜炎常見的症狀包括急性胸痛、呼吸困難、呼吸喘、休克或致命性心律不整等,嚴重甚至會造成死亡。

四、COVID 相關心臟問題的治療

除了控制COVID相關症狀之外,大部分心臟問題以症狀治療為主,口服抗病毒藥物在12歲以上兒童才能使用,如果病毒引發心律不整,會使用口服藥物或以暫時性心律調節器治療,針對心肌炎本身也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嚴重時再加上強心劑、葉克膜治療,臨床上有需要亦有可能使用免疫球蛋白。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則以免疫球蛋白加上類固醇治療為主,若有冠狀動脈影響會加上抗血小板製劑或抗凝血劑。
五、那些人是心臟影響高風險族群?

根據最新的一篇研究,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合併症發生率及嚴重度與一般人相當,死亡率也是相近,但若有合併唐氏症及基因異常者,合併症發生率與死亡率皆較高,需要特別注意,其他例如肺高壓病患、移植患者、心律不整患者也有較高重症危險性。

六、新冠疫苗對心臟影響

最早是在2021年美國發現mRNA新冠疫苗可能會引起心肌炎的發生,好發年齡是16-28歲,並且以男性、施打第二劑者發生率最高,台灣則是在去年針對台北市四所高中做心肌炎發生率篩檢,發現打完疫苗後心臟相關症狀很常見,第一劑打完之後約有5%發生心臟相關症狀,常見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喘等,第二劑打完則有17%發生心臟相關症狀。不過雖然有心臟相關症狀,大部分並沒有發生心肌炎的情況,以臺大醫院為例,從2021年9月到2022年1月,施打疫苗後因心肌炎住院的病患共有14位,這些病人絕大部分在住院一天以後心臟相關症狀就改善,心肌酵素平均在2-3天後下降,平均住院3-4天即出院,皆無心臟功能相關的後遺症,嚴重度較病毒引起之心肌炎輕微,此為目前初步在臨床觀察到的現象。目前的共識是,因疫情仍嚴重,除了心臟情況極不穩定需要住院者;或之前施打疫苗後有心肌炎副作用者外,其他人都建議盡快施打疫苗。

七、施打新冠肺炎mRNA疫苗後應注意事項

有下列症狀時須盡早就醫:

1.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

2.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

3.暈厥(昏厥)

4.呼吸急促

5.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

症狀發生時可以繼續進行日常活動,但打完疫苗的前兩星期應避免劇烈運動。本身有心臟病者,若原有症狀惡化,應立即就醫,以避免症狀加重,若有心臟功能影響者,建議限制競賽性運動3-6個月,解除限制前應再次評估心律不整及心臟功能。

八、家長提問Q&A

一、先天性心臟病童確診後如果有不舒服症狀,可以先在家附近診所視訊看診,還是建議直接到大醫院?

若僅有發燒、頭痛等症狀,可先視訊看診,如果已發生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狀,視訊看診無法作完整評估,建議就近到醫療院所實體門診。

二、12歲以上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童如果確診,什麼狀況下建議吃口服抗病毒藥物?

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患確診後症狀不比一般人嚴重太多,還是以症狀評估為主,如果發燒合併有呼吸喘等症狀時,可就醫評估使用抗病毒藥物。

三、單一心室術後長期規則追蹤的病童,打新冠疫苗前是否需要先諮詢心臟科醫師?

家長若是很擔心,當然還是可以諮詢心臟科醫師,在疫情嚴重時,只要病情穩定的狀況下,打疫苗都是利大於弊。

四、請問兒童確診,中重症有辦法預防嗎?除了打疫苗這方法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嗎?

有潛在疾病的兒童確診後症狀有可能比較嚴重,另外與病毒的暴露量也可能有相關,預防重症最好的方法還是做好防護與施打疫苗。

五、兒童確診發高燒,有辦法避免嗎?如果發高燒幾度以上,家長要多小心呢?

發燒與病毒感染後體內的免疫反應有關,很難避免,但持續高燒超過40度可能就不是生理性的發燒反應,這種狀況要積極退燒,無法退燒則需要就醫治療。

六、小朋友出生後有主動脈狹窄跟心室中隔缺損,已經開刀治療且持續追蹤,目前小朋友三歲8個月大,請問施打莫德納第一劑會有較多副作用嗎?

治療後穩定追蹤的先天性心臟病童,抵抗力與疫苗副作用發生比率與一般兒童相當,施打疫苗才能得到足夠的保護力。

七、我的孩子是法洛氏四合症加心律不整,無施打疫苗,5/16確診後,還需要注射疫苗嗎?若需要施打,什麼時候可以施打?

確診2個月後抵抗力就會慢慢下降,3-4個月後還是有可能再次感染,目前建議確診後3個月再施打疫苗,以維持保護力。

八、我的孩子有先天性氣管狹窄,心房中膈缺損(已矯正),若確診是否要特別注意肺炎? 另外心臟病童已矯正,是否也算高風險呢?還是高風險是指未矯正?

氣管狹窄不僅是心臟的問題,還與肺部問題有相關,確診後症狀可能會比較嚴重,有肺炎情形時可能需要住院觀察及治療,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先天性心臟病童除非是合併唐氏症及基因異常,或有肺高壓、曾做過移植、有心律不整等,才會在感染後症狀較為嚴重。

九、結語

兒童及青少年感染後大部分是輕症,但仍有少數嚴重者需要住院,以及少數有重症情形,例如心臟的影響以及腦炎、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等,少數有”長新冠”情形,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鼻塞等症狀,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預防方法不外乎安全防護措施例如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以及最重要的疫苗施打,雖然病毒會不斷突變,疫苗仍能提供相當好的保護力。

資料來源/

台大醫院小兒部  邱舜南教授2022/7/16直播演講內容

整理/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輔導師 王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