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先天性心臟病童有生長發育落後的狀況,不過大多數都是過渡期的現象
,大部分病童在接受矯正手術後,都能漸漸追上同年齡孩子,臨床上我們看過接受瓣膜手術後的小朋友,體力恢復後食慾大增,3歲時體重已經高達23公斤,對於心臟造成額外的負擔。提醒家長,生長與發育過與不及都會對病童造成不良影響,須隨時記錄孩子生長發育曲線的變化。
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來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需求,先舉一個案例來跟大家分享,一個10歲的孩子,爸爸媽媽覺得他比同學矮所以到醫院諮詢,目前的身高是130公分,體重25公斤,碰到這樣的狀況,該如何評估?這個時候可以善用生長曲線(將正常兒童的身高和年齡的關係作成座標圖,就是所謂的生長曲線圖),有男女的區別,中間的線為平均值,最下面的線為第3個百分位,最上面的線為第97個百分位,將小朋友的身高體重資料畫上去,就可以知道在同年紀的孩童中,目前的百分位在哪裡。
More隨著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醫療照護及手術技術進步,整體存活率持續增加,即使是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都有很高的機會存活下來,長期的功能性預後以及生活品質也日益受到重視。而先天性心臟病個案有較高的比例發生發展遲緩問題,甚至是長期神經發展障礙(NDD)例如自閉症、過動症及認知障礙等,也是心臟病兒童最常見的心臟以外併發症。
More日前見到家長焦急地帶著寶寶來看診”我的孩子有小的心房中膈缺損,最近體重好像增加比較慢,會不會是心臟病造成的?”其實先天性心臟病有非常多種類型,有些小型缺損或輕度的瓣膜逆流對於生長發育不一定會造成影響,家長不必太過擔心,以下重點提醒大家:
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1.喝奶後容易冒冷汗,皮膚摸起來濕濕涼涼的
2.餵食時呼吸費力且容易疲倦,常常無法喝完,造成餵食斷斷續續
3.體重持續未增加,產生生長遲緩現象
4.換尿布次數明顯減少
兒童生命之鍊
根據衛生福利部104年的統計,1到14歲孩童的十大死因之中,以「事故傷害」佔第一位,所以防範兒童事故傷害的發生非常重要。美國心臟學會(AHA)提出的兒童生命之鍊有五個重要程序,第一個就是預防措施。兒童意外事故的發生往往可以防範於未然,例如乘車坐安全座椅、不要到水深的地方戲水等,如果家長能提高警覺,可以減少幼兒發生緊急事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