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防護力-別忘了心理也要防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模式,到底還要持續多久?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的防疫措施可以保護身體健康,卻也拉開了與他人的距離,許多人在過程中歷經失落、憂鬱與焦慮等情緒。提醒大家心理健康與免疫功能息息相關,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功能是我們不能忽略的重要防護力!

你可以這樣做:

一、減少社群媒體使用並增加身體活動時間

一項針對在 COVID-19期間社群媒體使用(social media)和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與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因果角色的研究發現,減少社群媒體使用時間可以減少憂鬱症狀和 COVID-19 相關的負荷,以身體活動取代社群媒體使用的時間,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都增加。適時關掉平板手機並增加身體活動的時間,可以提升心理健康的程度。

二、到大自然散步踏青

杏仁核是大腦負責掌管情緒的中心,當杏仁核發出警示,會刺激神經內分泌作用,引發焦慮、害怕、憤怒等情緒,研究發現在大自然中散步會減少杏仁核的活化,在城市環境中散步則沒有這樣的效果。研究進一步說明,在大自然中散步可以對與壓力相關的大腦區域產生有益的影響,並且可以作為預防精神緊張和潛在疾病的措施。假日不妨走出戶外到大自然踏青,讓自己身心平衡一下!

三、接納自己的情緒,提升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接納自己在疫情期間因環境的變化而有憂鬱、焦慮、胡思亂想等情緒,但不要因此懷疑自己,試著運用身邊的支持系統尋找出口,並且相信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角色的使命,珍惜與欣賞自己對於工作的堅持與努力,並對他人付出關懷與信任,讓自己發揮正向的影響力!

四、積極投入生活

讓自己用更積極的心情來面對生活,例如安排居家生活時間表、為自己訂出短、中、長程目標,並且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興趣與目標。不要讓疫情阻擋對自我生涯的期待及熱情,讓專心投入的過程,強化生活的希望感!

參考資料/

Experimental longitudinal evidence for causal role of social media u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OVID-19 burden and mental health/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22)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389-022-01751-x

How nature nurtures: Amygdala activity decreases as the result of a one-hour walk in nature/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2-01720-6

【回歸心理自由防疫-居家職場篇】居家職場安度Covid-19風暴/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https://wellbeing.mohw.gov.tw/nor/pstunt/1/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