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有 5% 的人口受到憂鬱症影響,2024年一份針對美國南加州地區5至22歲年輕族群的憂鬱與焦慮症的研究,發現於2017-2021年間憂鬱症的發生率增加了55.6%(從1.35%上升至2.10%),盛行率則上升了60.0%(從2.55%上升至4.08%);先天性心臟病患在生命週期罹患憂鬱和焦慮的盛行率則高達50%,突顯年輕族群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需要我們持續關注。
More2018年7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發表的一篇期刊中指出,睡眠的品質與時間,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人員透過戴在手腕上的活動紀錄儀,監測829位青少年的睡眠時間及品質。結果發現,31%的青少年睡不到7小時,42%的青少年睡眠品質不佳,而這些青少年的心血管和代謝的指標(體脂、血壓、血脂及胰島素阻抗)評估結果也最差。
到底孩子需要多少睡眠時間?
你知道年紀越小近視,越容易演變成高度近視嗎?
高度近視是不可逆性失明發生原因的第一位,提醒家長們,一定要從小就正視孩子的視力問題。國民健康署教我們的護眼六招,一定要記得!
第一招 眼睛休息不忘記
1.電視或螢幕要遵守3010原則,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不超過1小時。
2.下課時別忘了起來走走讓眼睛休息一下,並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3.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第二招 均衡飲食要做到
多攝取深色蔬果,飲食多樣化、不偏食!
防疫期間宅在家,你是否也手機平板不離身?一篇於2021年5月發表於睡眠(Sleep)期刊的研究,針對2020年義大利疫情期間因封城長時間待在家的2123位受試者,以問卷與量表評估睡眠品質,結果發現,長時間盯著3C產品的螢幕,尤其是在睡前2小時這段時間,將會影響睡眠品質。我們的身體在睡眠期間會進行大量的修復和保養,一旦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良,將產生例如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罹患焦慮與憂鬱等心理疾病的機率,長期下來甚至會對免疫系統帶來不良影響,疫情期間特別需要注意!建議為自己與家人訂下晚間”無3C時間”,可以共享親子時光之外,還能避免破壞寶貴的睡眠時間!
More生長於數位時代,對於孩子的發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何讓孩子在數位與現時世界取得平衡?
針對這些問題,美國兒科醫學會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18個月以下幼兒:避免使用螢幕電子產品,但可以在父母陪伴下使用視訊與人互動。
(二)18~24個月幼兒:可以接觸數位媒體,但必須是富有教育意義、高品質的內容,並且需要父母從旁陪伴幫助他們瞭解所觀看的內容。
(三)2~5歲幼兒:可以使用數位媒體觀賞富有教育意義、高品質的內容,但每天不超過一個小時。
(四)大於6歲的兒童:要限制使用數位媒體的時間,避免影響睡眠,並且不應該讓數位媒體的使用佔據了孩子從事其他有益身心活動的時間。
美國兒科醫學會並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規劃生活中完全不使用3C產品的時間與地點,例如晚餐以及在車上的時間、在臥室時禁止使用等。優質的3C產品可以作為教育的輔助工具,但過度使用會佔據孩子們玩樂、與他人互動及睡眠的時間,需要家長們隨時為孩子們留意!
資料來源/ http://pics.ee/15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