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患由於心臟分流異常,導致肺動脈血流與壓力增加,長久下來使血管壁受損、增厚,進而續發肺動脈高壓,需要長期追蹤治療。5/5是世界肺高壓日,提醒大家別忘了要定期回診,及早控制病情!
肺高壓指的是肺部血流壓力過高,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約有5-10%因為心臟分流出現問題而續發肺動脈高壓,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並持續追蹤,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相對死亡風險以及提升生活品質,另外,肺高壓病患除了生理上的症狀之外,也較容易有憂鬱、焦慮、壓力及睡眠障礙等問題,需要身邊的家人朋友持續關注及陪伴,外出旅遊也是紓解壓力的方式之一,不過一定要經過事先完整規劃,才能確保旅遊安全。
More什麼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是一種快速而不規則的心律,會使心房無法在收縮後排空血液,長期下來會在心房產生小血塊。
什麼人是發生心房顫動的高危險族群?
1.年長者。一般來說小孩發生率低,通常隨著年齡增長風險跟著提高。
2.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患者。
3.心臟疾病患者,例如:瓣膜病變、心肌病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WPW syndrome、曾接受心臟手術者等。
4.飲酒
5.有心房顫動家族病史者
6.有慢性病史者,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
一、先天性心臟病童的口腔問題
1.牙齦發炎機率較高
先天性心臟病童較容易發生牙齦發炎,使牙齦組織紅腫甚至出血。所以除了牙齒的照顧之外,牙齦的清潔也很重要。
2.較多牙釉質(乳齒)發育不全情形
要特別注意牙齒上是否出現白點,若有代表牙齒有脫鈣現象。脫鈣現象指的是牙齒鈣離子流失,原本光滑緻密的琺瑯質形成小小的孔洞,如果沒有好好照顧,有可能會演變成齲齒。
3.齲齒機率較高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童體力與胃口較差,常常需要少量多餐,若家長為了鼓勵進食而給予甜食,加上用餐次數多於刷牙次數,就會增加齲齒風險。
先天性心臟病童為什麼容易發生齲齒?
1.有些先天性心臟病童先天牙齒琺瑯質較脆弱,以及部份發紺性心臟病童長期血氧偏低,並且因食量少造成營養不夠充足,有可能成為發生齲齒的高危險群。
2.部份心臟用藥易造成口腔乾燥,也會增加齲齒風險。
先天性心臟病童為什麼更要注意避免齲齒發生?
牙齒中央的牙髓有血管,並且會通往心臟,當嚴重齲齒發生,或需要進行牙根、牙齦治療時,口腔中的細菌就有機會經由血流到達心臟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如果病童有以下情形更需要特別注意:曾經植入人工瓣膜、心臟曾經使用人工物質修補未滿6個月、尚未經過矯正手術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矯正後的先天性心臟病,但仍有殘存缺損或異常血流、做過心臟移植手術並且瓣膜功能異常者、曾經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