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心的故事

兒心的故事 小玲(一)

兒心的故事 小玲(一)

勤奮努力無極限
小玲今年23歲,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活潑外向的模樣跟ㄧ般大學畢業生沒有兩樣。特別的是,她從高中開始就一路半工半讀,ㄧ直到大學畢業,學費與生活費都靠自己賺。不重視物質享受的她說,這幾年最大筆的開銷,就屬花了6萬元買給自己的代步工具-摩托車,當然同樣是用打工賺來的錢買的。她知道自己的心臟病未來需要不少的醫藥費,所以除了努力賺錢之外,她還很努力存錢,這次住院手術使用自費醫材,扣除基金會的補助款,還須自籌約50萬元,也大部分是由她的積蓄來支應。她從小就比同年齡孩子還獨立,長大以後工作能力也一點都不輸同儕,完全顛覆大家對於先天性心臟病患的刻版印象,她是如何辦到的?

More
守護寶貝-伶伶

守護寶貝-伶伶

兒科加護病住進一位莫約兩歲患有心臟病的小朋友,前往病房關懷孩子時,看到病床上躺著一位瘦弱且臉色蒼黃的小女生-伶伶,心想這孩子是不是平常食慾差、吃得不好,才會長得如此瘦弱且有生長遲緩的感覺。

More
兒心的故事 宇哲

兒心的故事 宇哲

你的人生經歷過重大事件嗎?對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對宇哲來說,如果人生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挫折,也許跟許多人一樣,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而相反的,正因為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讓他從小就比別人更認真看待自己的生命。
宇哲是法洛氏四合症患者,從有記憶以來,先天性心臟病對他來說,就是生活日常般的存在。他在3歲時接受了全矯正開心手術,在還沒有健保的那個年代,對一般家庭來說,手術醫療費用是一筆非常龐大的負擔。林爸爸回憶說”當時一般上班族月薪大約4、5千元,我們住院一次就要花掉6、7萬元,相當於人家一整年的薪水”。那時曾經有機會接受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的補助,但林爸爸婉拒了,想把機會留給在偏鄉、資源更少的家長們,”他們比我更需要”,林爸爸說。無私與無盡的愛,是林爸爸給宇哲的身教,也是他最堅強的後盾。這樣的價值觀,促使他在長大後加入志工團隊,以實際行動陪伴同樣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家庭,回饋與奉獻不但溫暖了別人,他自己也在志工團體中深深被認同與了解,同樣感覺獲益良多!

More
因為愛,她有了往前走的勇氣

因為愛,她有了往前走的勇氣

小靜出生第一個月就確診是矯正型大血管轉位的患者,29歲成功接受全台第一例以心導置換管肺動脈瓣膜手術,她的存在,將帶給所有心臟病兒童與家長信心與鼓舞,當被病痛挫折得失去面對的勇氣時,別忘了有個人努力地活著,那就是未來的希望。

More
善的循環 您我攜手接力 - Amber

善的循環 您我攜手接力 - Amber

這是我女兒小 Amber,她 04-2-2015 出世,在她出世的第 12 天後發現 她的左心室發育不健全,跑遍了馬來西亞最好的醫院,醫生都說馬來西 亞目前沒辦法動手術,我們也去了新加坡大醫院,雖然可以進行手術, 但是成功機率只有 50%,因緣際會下我們遇到很有愛心的高迪偉醫師(立康醫院 - 新山),他連絡了台灣的臺大醫院小兒心臟科,得到了非常正面而且手術成功率達 80% 的回應,我們彷彿在大海中抓到一根浮木………。(轉載 amber 的 Facebook)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