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臟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與發育嗎?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童有生長發育落後的狀況,不過大多數都是過渡期的現象

,大部分病童在接受矯正手術後,都能漸漸追上同年齡孩子,臨床上我們看過接受瓣膜手術後的小朋友,體力恢復後食慾大增,3歲時體重已經高達23公斤,對於心臟造成額外的負擔。提醒家長,生長與發育過與不及都會對病童造成不良影響,須隨時記錄孩子生長發育曲線的變化。

先天性心臟病會對孩子的生長造成什麼影響?

未接受矯正手術前,心臟為了維持身體足夠的血液循環,往往需要更快速的跳動與收縮,會造成熱量代謝增加,身體需要更多額外的熱量補充才足以應付,有些病童有血氧不足以及心衰竭的現象,會使腸胃道的血液供應不足,影響養分的吸收,同時也會讓心臟病童容易感到疲倦,而影響進食量,所以在嬰兒期容易發生喝奶喝到一半睡著的現象,較大的兒童則容易發生挑食、吃一點點就感覺飽以及吃到一半需要休息的狀況,種種因素的累積,讓許多先天性心臟病童在手術前有體重不足的現象。

先天性心臟病童如何補充足夠熱量?

1.選擇熱量密度較高的食物或配方奶

嬰幼兒時期以配方奶或母奶為主,若體重停滯不前,可以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在配方奶中額外添加營養補充品例如糖貽,並且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食,同時若有心衰竭症狀,醫師會依寶寶狀況開立藥物來減輕心臟負荷。兒童期則需由一般食物補充足夠熱量,建議用餐時先吃蛋白質及澱粉類,並避免在用餐喝太多水,以免增加飽足感而減少正餐進食量,兩餐之間添加可以補充熱量的優質點心,例如鮮奶、優酪乳、雞蛋、豆漿、豆花、地瓜等。

2.在過渡期使用鼻胃管輔助餵食

當熱量補充嚴重不足或寶寶沒有足夠體力自行喝奶時,有時候醫師會建議放置鼻胃管來輔助,通常是過渡期短時間使用,可以由管灌配方達到熱量補充的好處,嬰幼兒若能夠部分由口進食,則剩餘未喝完的配方奶才由鼻胃管灌食。

先天性心臟病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嗎?

少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童同時有基因上的缺陷,可能會對於發展造成影響,另外若長期營養補充或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肌肉骨骼的生長以及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發育。複雜性心臟病童若需要頻繁與長時間的住院治療,也有可能因為沒有足夠機會接受環境的刺激、與同儕遊戲以及參與學習課程等,對於發展造成影響。提醒您可以這樣做:

1.孩子住院期間,尤其是在加護病房時,在探視時與孩子多說話,並輕拍安撫,可以增加孩子的感官刺激

2.在術後恢復期鼓勵孩子漸進增加活動量

3.在住院期間提供孩子可以促進視、聽、觸、嗅等感官刺激的玩具

4.學齡期兒童如果需要長期住院,家長可以洽醫院社工,尋求床邊教學的管道,讓孩子在住院期間也可以像在學校一樣上課。

 

參考資料/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tanford Children's Health

https://www.stanfordchildrens.org/en/topic/default?id=growth-and-development-in-children-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90-P0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