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手術之前,即使是天性樂觀的弦宗,也不禁擔憂,自己能夠活著迎接陽光的日子還剩下多少呢?
從小就喜歡吃西瓜的他,突然向病房的醫護人員開口,「我想吃西瓜」。看盡世間生死的醫護人員聽到弦宗的要求,難免心頭一驚,難道這孩子意識到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吃西瓜嗎?
二○一○年十月底,十六歲的弦宗曾經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最初只是身體不太舒服,就讀高職二年級的他強忍著,也沒去看醫生,而是選擇請假在家休息。然而,身體愈來愈不對勁,常會有喘不過氣的急促感,不時還會出現抽筋的現象,弦宗有種不祥的預感──或許自己生命大限將至。
母親惠貞(化名)記得,弦宗在家休息這段期間,由於他的生活作息還算正常,就未堅持要他趕緊去看醫生。直到某天晚上,弦宗終於開口說他很不舒服,熬了一晚,第二天惠貞騎著機車送他去屏東一家醫院。一打點滴,弦宗整個人出現嚴重的大抽筋,完全失去意識,旋即轉進加護病房。惠貞一顆心七上八下,生怕心愛的兒子就這麼離她而去。
經過急救,雖然暫時搶回了弦宗一條命,但是他仍然嚴重貧血,相較於正常人血紅素指數有十二到十三,弦宗只剩下三左右,隨時都可能昏迷或休克。加上體內大量缺乏鈉離子,因而經常抽筋。弦宗在屏東那家醫院住了三天,又轉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簡稱高醫)。危機,還沒有解除。
肚子異常鼓大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讓惠貞措手不及。事實上,早在弦宗六歲那年,病魔就悄悄地潛進他的身體。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弦宗,肚子漸漸鼓起,愈來愈大。他體型瘦小,卻有個孕婦般的大肚子,外觀上顯得有點突兀,走起路來,還會有點搖晃。
除了肚子變大,弦宗並沒有其他明顯的病徵,因此,惠貞以為只是孩子變胖了,並沒有特別留意。直到肚子大得有點異常,惠貞才帶他去高雄一家醫院看診。那一次,弦宗在醫院住了十來天。醫師認為應該是肝臟出了問題,造成腹腔積水,建議進行肝穿刺檢查。不過惠貞顧慮孩子年紀還小,擔心肝穿刺檢查有危險,故未讓弦宗作此項檢查。也因此,又帶弦宗轉往高醫求診。由於弦宗主要困擾是腹腔積水,醫師便以利尿劑等藥物控制病情。
即使服藥,弦宗大肚子狀況時好時壞,並沒有完全改善。惠貞持續帶他到高醫進行追蹤,然而,在五、六年前,突然中斷了。發生了什麼事?
欠繳健保費
五十七年次的惠貞,年紀輕輕就當了母親,除了弦宗,還有一個目前就讀夜校的大女兒。大概在六、七年前,惠貞和丈夫分居,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和丈夫分居後,惠貞才發現丈夫一直沒有幫家人付健保費。因為欠繳太久,健保卡遭停卡,造成弦宗無法繼續到高醫回診。後來是惠貞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慢慢地將積欠的四萬多元健保費繳清,才能再度使用健保卡看病。
然而,惠貞還是沒有帶弦宗回高醫,關鍵在於錢。這幾年來,惠貞都在妹妹經營的髮廊工作,每個月的薪水大約一萬七千元,扣掉房租五千元,剩下來的一萬多塊,要養活一家三口,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肩扛起家計的惠貞,深知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她心裡盤算過,弦宗若是到高醫看診,即使有健保卡,大概還是要花個五、六百元,如果是拿著醫師之前開的處方箋,到私人診所拿藥,費用大概只要三分之一。可想而知,惠貞選擇了後者。
弦宗的大肚子雖然稍有困擾,會有同儕開他玩笑,「你是不是懷孕了?」個性樂觀的他似乎也習慣了,並不以為意。縱然偶爾感到不適,但是弦宗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好,沒什麼錢讓他看病,只要能夠熬過去,他就會強忍病痛。就這樣地,轉眼又是好幾年過去了。只是,惠貞母子都沒有預料到,弦宗的心臟,已經是一枚定時炸彈,距離爆發的時間愈來愈近。
手術前夕,想吃最愛的西瓜
天公廟中,人聲鼎沸,煙氣繚繞,惠貞執起一柱香,虔誠地向上天拜了又拜,希望老天爺能大發慈悲,讓弦宗安然度過難關,繼續留在人間。這幾年來,弦宗的病徵愈發明顯,很容易氣喘,甚至是上下樓爬不動,還要仰賴好心的同學背他。只因為家境困窘,無法帶他到大醫院就醫,才讓病情惡化到這種地步,身為母親,惠貞眼眶含淚,心中滿是自責。
最初,弦宗在屏東那家醫院急救時,醫生的診斷是肝硬化。不過,轉到高醫之後,經過一個月的詳細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心包膜炎。高醫小兒心肺科主任戴任恭醫師解釋,心包膜是包覆在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具有潤滑、減少磨擦的功能,當心包膜發炎(如病毒細菌感染、結核感染),就是心包膜炎。
心包膜炎可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心包膜炎患者會有胸悶、痛、呼吸喘的症狀;而慢性心包膜炎的患者,可能只會覺得喘,而無其他症狀,像弦宗就是屬於後者。弦宗在幼年時,可能因為感冒,病菌感染了心臟,造成心肌病變,心包膜日趨鈣化。心臟就像是套著一層硬殼,影響正常收縮和舒張,導致全身循環失調、肝臟腫大,產生腹水和四肢水腫。如果一直延誤下去,最後就會心臟衰竭而死。
由於癥結在心包膜,最一勞永逸的方式,就是動手術將心包膜切開。不過,當時弦宗已處於心臟衰竭第四級(即休息狀態也會呼吸急促,狀況最嚴重),是否能承受全身麻醉的手術,外科醫師的看法相當保守,甚至評估成功機率只有五成五。還未施行手術之前,弦宗又出現靜脈導管感染,恐有敗血症之虞,讓惠貞的心情更是焦慮不已。原來,弦宗住進高醫後,需要透過點滴注射強心藥物,一旦漏針,很容易造成靜脈發炎,醫師就在他的頸部裝上靜脈導管。不巧的是靜脈導管卻造成感染,若不先行處置,心包膜手術的成功率更是只有三成。因此,不得不將手術延後了一個星期。
不論成功率是三成,或是五成五,聽起來都是相當高風險的手術,這場與死神的拔河,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等待進入手術房的前夕,惠貞惶惶不安,而病床上的弦宗何嘗不是輾轉難眠,也會暗自擔憂,自己活著迎接陽光的日子還剩下多少呢?
從小就喜歡吃西瓜的弦宗,突然跟病房的醫護人員開口,「我想吃西瓜。」看盡世間生死的醫護人員聽到弦宗的要求,難免心頭一驚,難道這孩子意識到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吃西瓜嗎?
戴任恭醫師說,弦宗體內積水嚴重,本來不宜吃水分多的西瓜。不過,既然是孩子手術前最後的心願,他還是答應了。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的輔導員張淑惠持續關懷弦宗病況,她說,弦宗想吃西瓜一事,醫護人員事前都不忍告訴惠貞,就怕她會因此傷心難過。
孩子是生命的全部
午後,南台灣的陽光曬得人暖洋洋,騎著機車從屏東到高雄接受採訪的惠貞,臉上的神情已顯得和緩許多。弦宗的心包膜切割手術進行得很順利,隆起的肚子已經完全消除,終於不必挺著大肚子行動。手術後,弦宗便出院休養,等待開學重拾學生身分。
這場和死神的拔河,雖然過程曲折,也非常艱難,慶幸的是,最後是以喜劇收場。現在,惠貞除了需定期帶弦宗回診,另外就是為他準備一些保養心臟的健康食品。弦宗前後在高醫住了大約兩個月,這是一筆龐大的醫藥費。雖有健保支付了大部分,不過還是有十萬塊左右的住院費用。幸好,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幫助解決了一部分的負擔。
對於像惠貞這樣經濟欠佳的家庭來說,孩子的一場病,實在是不小的負擔。因此,最後能夠把弦宗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惠貞很感恩上天的慈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未能即早發現,進行治療,弦宗的病情才顯得如此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基金會長期推動的﹁學生心臟病篩檢﹂服務,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近年來,包括台北市、彰化縣、宜蘭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等地的教育局將心臟病篩檢工作,列為學生健康檢查項目,目前已有超過二百萬人次的學童接受了心臟病篩檢。
基金會希望隨著心臟病篩檢的服務更為普及後,像弦宗這類慢性心包膜炎的病患,可以及早發現,盡早治療,避免孩子陷入生死存亡的險境。
兒心貼心小叮嚀 高醫小兒心肺科主任戴任恭醫師
生命是可貴的。惠貞、弦宗對於生命的堅持,終於得到美好的治療效果。祝福之中,也企盼家中有心臟病病童的父母,均能效法,持續尋求最有效的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