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心導管肺動脈瓣置換術 家長最常見的問題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有些較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童,在接受矯正手術後,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發生因肺動脈瓣功能不佳導致逆流的問題,最常見的為法洛氏四合症的患者,尤其是右心出口過於狹窄,曾用補片修補(RVOT patch)的病人,這些病患終其一生會面臨不只一次因瓣膜逆流需要治療的問題,所幸目前已有經心導管肺動脈瓣置換的技術,可以減輕病患的治療風險。

 

一、如何決定換瓣膜的時機?

術後10-20年之間是發生瓣膜功能惡化最常見的時間,所以這樣的病人通常手術後需要持續規則追蹤,當心臟超音波發現有逆流及右心擴大的狀況時,會進一步安排磁振造影檢查,評估右心室的功能及逆流指數,當指數達到臨界值就算沒有不舒服的症狀,也應該要與醫師討論瓣膜置換的治療計畫,以避免因右心擴大時間過長,心內膜組織產生不可逆的變化。

 

二、心導管換瓣膜與開刀有什麼不同?該如何選擇?

不論是選擇手術或心導管做瓣膜置換,都可以達到一樣的治療效果,術後可以有效改善瓣膜逆流的問題,不同的是外科是以開心手術直接將瓣膜植入,需住院大約2週的時間,心導管則是藉由輸送器經股靜脈將瓣膜送到右心出口植入,有傷口小且恢復期較短的優點,只需要住院約4 天的時間就可以回家休息,但心導管置換瓣膜目前尚無法申請健保給付,須自費約80-100萬。為減輕病患的負擔,目前基金會針對有肺動脈瓣膜置換的需求;但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綺綺紀念專戶補助,惟須經醫院社工經濟評估通過。

 

三、心導管換瓣膜有年齡上的限制嗎?新的瓣膜可以用多久?

心導管換瓣膜需要從大腿的血管放置輸送器,建議體重至少要有30公斤,而右心的血流與壓力與左心不同,放置金屬支架容易產生血栓,所以目前使用的多為動物心臟組織結合鎳鈦合金支架的生物性瓣膜,使用年限約為10-15年。

 

四.哪些情況不適合以心導管換瓣膜?

大約70%的病人經評估可以使用心導管來置換瓣膜,當有以下狀況可能不適合用此方式治療:

1.術前評估發現瓣膜植入可能會壓迫到冠狀動脈

2.肺瓣環過大

3.右心出口呈瘤狀

4.肺動脈近端曾放置血管支架

 

五、瓣膜手術後要注意哪些事?

瓣膜植入後可能發生的問題包括支架再狹窄、支架斷裂及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日常生活需注意以下重點:

一、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又稱為細菌性心內膜炎bacterial endocarditis (BE),是細菌侵入人體後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心臟,進而造成內膜或瓣膜的感染,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使用人工瓣膜或使用人工物質修補瓣膜者,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高風險族群,更需要小心預防。
平時要注意:
1.注意口腔衛生,刷牙時宜溫和以避免口腔、牙齦產生傷口,並定期看牙醫。若需要做侵入性治療,需要在治療前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建議隨身攜帶「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衛教小卡」(可洽基金會免費索取),在接受牙科、呼吸、腸胃及泌尿等檢查與治療時,提供此小卡給主治醫師。
2.注意避免外傷,若皮膚有傷口宜消毒後以無菌敷料覆蓋,以避免細菌入侵。
3.若有以下現象建議就醫詳檢:體溫超過38°、發冷、頭痛、心跳過快、夜間盜汗、關節肌肉痠痛、食慾變差、體重減輕等。
二、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為了避免手術後小血栓的產生增加罹患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風險,進而影響瓣膜的功能,必須持續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至少6個月以上,常用藥物為阿斯匹林(Aspirin)。用藥前若有腸胃潰瘍病史需告知醫師,服藥期間若出現上腹痛、咖啡色嘔吐物、及解黑便情形,需就醫詳檢。另外要注意接受拔牙、切片檢查或可能導致出血的手術或治療以前,需有5-7天的停藥期,治療前建議諮詢小兒心臟科醫師。
三、按時回診追蹤
肺瓣植入術後需規則回診並依醫囑接受心臟超音波、心電圖、X光、抽血等必要的檢查,以確認瓣膜功能正常,若有任何身體不適也要主動告知心臟科醫師。